《從1G到5G 移動通信如何改變世界》一書正在熱賣。
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全球移動通信協會(GSMA)高級顧問王建宙近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從1G到5G,一本書很難翔實記錄這段最激動人心的科技進步歷程和行業共同面臨的發展課題。”
王建宙表示,2021世界5G大會召開在即,希望業內外在交流和探討5G建設和應用、技術走向的同時,更多地聚焦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企業為移動通信產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縱觀人類歷史,從來沒有哪件工具像手機這樣普及,從來沒有哪一件工具與人的關系像手機這樣密切。
王建宙的整個職業生涯幾乎都與移動通信業相關,他既是我國相關移動通信政策制定的參與者,也是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獲得全球話語權的重要推動者。
王建宙介紹,中國的移動通信是在固定通信尚未全面普及的情況下起步的,只用了10多年的時間,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量均躍居全球第一,網絡的覆蓋廣度和深度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王建宙說:“1G時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都需要進口;到5G時代,中國的電信制造企業和電信運營企業積極參與5G標準的制定,在5G產品的研發和制造方面已具備強大實力。中國企業在移動通信的發展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尤其值得銘記的是,3G時代,中國提出的TD-SCDMA被3GPP(第三代移動通信合作伙伴計劃)采納,成為三大國際標準之一。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采用了三個不同的標準打造3G網絡??朔a業鏈不成熟等重重困難,中國移動在建設、經營TD-SCDMA網絡的過程中,也積累起技術能力,推動TD-LTE成為4G兩大國際標準之一,實現了中國主導技術從邊緣到主流的飛躍。
王建宙特別強調,談成績,談進步,不能忽略我國相關產業政策所起的關鍵引領作用。
王建宙說:“從1G到5G,我國在政策制定過程當中,充分考慮了行業發展情況、市場情況及消費者的需求。”
為什么感受不到5G的存在?
以5G發牌為標志,我國5G商用已兩年有余,為什么消費者還在吐槽感受不到5G的存在?
王建宙說:“不是市場對5G的預期太高,也不是業者言過其實,而是消費側的應用還沒有真正爆發。目前,5G行業應用已經初顯價值,煤礦、港口、建筑工地等行業的從業者對5G已經感受很深。”
王建宙強調,5G消費級應用的開發要拓寬甚至改變思路,如果繼續困在視頻、位置等服務的條框中,很難激發5G的技術潛力,最多就是獲得了一個更大的“通道”,升級了4G而已。
王建宙說:“3G最初階段,也有很多人說3G沒什么用。但是,智能手機的出現引爆了3G應用。5G也需要這樣一個爆發點,我覺得很可能還是終端。”
王建宙看好物聯網,這個廣闊的藍海,正等待業界打開思路發現它。
王建宙曾和一位開發者討論利用5G手機開發導盲軟件或應用以取代導盲犬的可行性。
開發者認為理論上可以,但有些實際問題暫時無解,比如,現有手機的攝像頭距離有限,滿足不了導盲的需要,手機需要加裝可以支持較長距離測距的激光設備等。
王建宙說:“種種創新的構想讓我們看到,基于5G的應用開發,僅靠軟件層面的努力不行,還需要產業鏈多方合作破解。”
科學技術一刻不停地向前發展,我們都在等待5G應用爆發點的到來。
王建宙說:“我依然特別看重終端方面能夠有所突破。”
電信運營商還在苦求轉型
我國的電信運營商有過輝煌的增長和成就,但也飽受爭議,他們曾是產業鏈最有話語權的一環,也一直在尋求轉型。
只是,電信運營商的新增長邏輯還未厘清,又已進入5G時代,他們是不是要永遠困在梳理商業模式的循環中?
王建宙說:“從1G到5G,我國電信運營商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轉型是討論了很長時間的話題,是全球電信運營商的共同挑戰。”
不可否認的是,移動通信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3G以前,整個行業的生態系統以電信運營商為中心,產業鏈圍繞他們而轉動。
3G初期,電信運營商如同開放了一個大花園,各類WAP應用開發者、服務商紛至沓來,極大地推動了移動應用服務的繁榮。但是,這個花園是帶圍墻的花園,由電信運營商管控,種種限制難以避免,包括規模。
打破圍墻的互聯網模式,雖然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卻也因過分野蠻的生長而不時挑戰管理底線,同時也沖擊了電信運營商傳統的業務模式。
王建宙表示,現在的生態系統不再完全以運營商為中心,網絡連接主要是運營商來承擔,終端設備越發獨立,收入規模也越來越大,以互聯網公司為主的應用服務總體收入和利潤規模已經超過終端和網絡連接。
王建宙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電信運營商越來越具備公用事業的屬性,但是它又和一般的公用事業不完全一樣。
王建宙說:“一般的公用事業技術更新比較慢,電信運營商需要面對的是每10年一次大的技術迭代,需要通過經營滿足繼續大量投資的需求。”
如何走出一條既滿足公用事業屬性又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路子,全球電信運營商都在苦苦思索并不斷嘗試中,目前沒有成功的案例。
王建宙說:“重回當年不可能,電信運營商走出5G時代新路,依然很不容易,鎖定自身優勢的創新變得更加重要。”(劉艷)